沁园春 其十九 四和

余少之时,赋如仲宣,檄如孔璋。
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
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
今归矣,省听鸡骑马,趁早朝忙。
榻前密启明扬。
宰物者方持玉尺量。
元未尝弃汝,自云耄及,无宁寿我,或者天将。
富有图书,贫无钗泽,不似安昌列后堂。
新腔好,任伊川看见,非亵穹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四和》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作品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史学家。他的诗词创作风格豪放,语言朴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因此深受后世推崇和喜爱。

  2. 作品原文:余少之时,赋和仲宣,檄如孔璋。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今归矣,省听鸡马,趁早朝忙。榻前密启明扬。宰物者方持玉尺量。元未尝弃汝,自云耄及,无宁寿我,或者天将李泰伯云:天将寿我欤。富有图书,贫无钗泽,不似安昌列后堂。新腔好,任伊川看见,非亵穹苍。

  3. 作品赏析:《沁园春·四和》是刘克庄在晚年归隐后所作,通过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沁园春·四和》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作者生活哲学和社会理想的作品。它不仅是刘克庄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