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之时,赋如仲宣,檄如孔璋。
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
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
今归矣,省听鸡骑马,趁早朝忙。
榻前密启明扬。
宰物者方持玉尺量。
元未尝弃汝,自云耄及,无宁寿我,或者天将。
富有图书,贫无钗泽,不似安昌列后堂。
新腔好,任伊川看见,非亵穹苍。

沁园春其十九 四和

余少之时,赋如仲宣,檄如孔璋。

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

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

今归矣,省听鸡骑马,趁早朝忙。

榻前密启明扬。

宰物者方持玉尺量。

元未尝弃汝,自云耄及,无宁寿我,或者天将。

富有图书,贫无钗泽,不似安昌列后堂。

新腔好,任伊川看见,非亵穹苍。

注释:

  • 余:我。
  • 少之时:年轻时。
  • 赋:作赋(即诗)。
  • 仲宣:指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 檄:古代一种文体的公文。
  • 万舞:古代的一种舞蹈形式,模仿各种动物动作。
  • 商颂:指的是《商颂》,是《诗经》中的一部分。
  • 九奏:多次演奏。
  • 尧章:指《尚书·尧典》。
  • 抖擞空囊,存留谏笏:意思是说在空闲的时候会整理好自己的行囊,保留着用来规劝皇帝的笏板。
  • 虚皇案畔香:形容自己像神仙一样的存在,身边有香气环绕。
  • 今归矣:现在回来了。
  • 省听:省察自己的行为。
  • 榻前密启:在皇帝面前秘密地提出建议或报告。
  • 宰物者:治理万物的人,这里指帝王。
  • 方持玉尺量:正在用玉尺来衡量事物。
  • 元尝:曾经。
  • 耄及:年老到不能胜任工作的程度。
  • 无宁:不如。
  • 安昌列:指汉朝人董仲舒,曾任丞相,封为安昌侯。
  • 列后堂:住在皇宫的后堂。
  • 新腔好:新的音乐好听。
  • 伊川:指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他们开创了理学学派。
  • 非亵穹苍:不是对天空不敬。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政治生涯回归现实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青年时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同时也透露出对当前政治现状的不满和担忧。他回顾了自己年轻时的才华,以及曾经为官时的勤奋和正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锐气和活力,现在只能在家中整理行囊,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诗人在结尾处提到了“榻前密启”和“宰物者方持玉尺量”,暗示了他曾经在朝廷中积极进言,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现在他已经年事已高,无法再胜任这样的工作,只能默默承受着现实的压力。
最后一句“非亵穹苍”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表示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过去而对天地神灵不敬。他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符合道德规范,不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整首词通过回忆过去与现实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和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政治责任的担当和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