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卧龙公,北走曹瞒,西克刘璋。
看沙头八阵,百神呵护,渭滨一表,三代文章。
绝笑渠侬,平生奸伪,死未忘情履与香。
筹笔处,遣子丹引去,仲达奔忙。
纷纷跋扈飞扬。
这老子高深未易量。
但纶巾指授,关河震动,灵旗征讨,夷汉宾将。
到得市朝,变为陵谷,千载烝尝丞相堂。
锦城外,有啭鹂音好,古柏皮苍。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沁园春·和王实之韵兼简孙巨源》。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沁园春 其二 五和。韵狭不可复和,偶读孔明传,戏成    
昔卧龙公,北走曹瞒,西克刘璋。    
看沙头八阵,百神呵护,渭滨一表,三代文章。    
绝笑渠侬,平生奸伪,死未忘情履与香。    
筹笔处,遣子丹引去,仲达奔忙。    
纷纷跋扈飞扬。    
这老子高深未易量。    
但纶巾指授,关河震动,灵旗征讨,夷汉宾将。    
到得市朝,变为陵谷,千载烝尝丞相堂。    
锦城外,有啭鹂音好,古柏皮苍。    
  1. 诗句翻译
  • “昔卧龙公,北走曹瞒,西克刘璋”:过去的诸葛孔明,曾经北上对抗曹操,向西击败刘备。
  • “看沙头八阵,百神呵护,渭滨一表,三代文章”:观看沙地上的八阵图,受到百神的庇护,在渭河畔展现出三代时的文治武功。
  • “绝笑渠侬,平生奸伪,死未忘情履与香”:嘲笑那些小人,他们一生奸诈虚伪,死后依然不忘旧情,就像鞋子和香料那样。
  • “筹笔处,遣子丹引去,仲达奔忙”:在筹划用兵时,派遣儿子带兵离去,司马懿则急忙应对。
  • “纷纷跋扈飞扬”:纷纷扬扬地飞扬跋扈。
  • “这老子高深未易量”:这位老兄(诸葛亮)的学问深不可测。
  • “但纶巾指授,关河震动,灵旗征讨,夷汉宾将”:他只是轻摇纶巾(暗示着谦虚),便指挥山河,挥舞灵旗征伐四方,让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成为他的宾客和将领。
  • “到得市朝,变为陵谷,千载烝尝丞相堂”:等到回到朝廷,一切都已经变了,成为了历史的尘埃,而诸葛丞相的祠堂却依旧屹立。
  • “锦城外,有啭鹂音好,古柏皮苍”:锦城外面,有鸟儿啼鸣的声音很好听,古树上的老树皮也显得苍老。
  1. 译文
  • 昔日诸葛亮(诸葛孔明),曾北抗曹操(曹操),西破刘备(刘备)。
  • 观看沙地上布置的八阵图,百神庇佑,在渭河边展现三代时的文治武功。
  • 嘲笑那些小人,他们一生奸诈虚伪,死后依然不忘旧情,就像鞋子和香料那样。
  • 筹划用兵时,派遣儿子带兵离去,司马懿则急忙应对。
  • 纷纷扬扬地飞扬跋扈。
  • 这位老兄(诸葛亮)的学问深不可测。
  • 只是轻摇纶巾(暗示着谦虚),便指挥山河,挥舞灵旗征伐四方,让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成为他的宾客和将领。
  • 等到回到朝廷,一切都已经变了,成为了历史的尘埃,而诸葛丞相的祠堂却依旧屹立。
  • 锦城外面,有鸟儿啼鸣的声音很好听,古树上的老树皮也显得苍老。
  1. 注释
  • 《沁园春·其二》: 这首词是作者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追念和颂扬之作。
  • 《三国演义》:这是一部描绘三国时代历史故事的小说,其中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 八阵图:一种阵法布局图,由八种不同的阵型组成。
  • 渭滨:渭水之滨,古代诗人常用以象征边塞或战场。
  • 鞅掌:形容忙于政事、公务缠身的样子。
  • 关河:指函谷关和黄河一带。这里比喻国家边境地区。
  • 三足鼎:古代的礼器之一,象征国家的权威和地位。
  • 陵谷:山陵与山谷的变化无常。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锦城:成都的别称。
  • 啭鹂:鸟名,声音婉转悦耳。
  • 古柏:指的是古树。
  1. 赏析
    本诗通过赞颂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慨,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整首词既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深切怀念,也体现了他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