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六

萧察数步闻臭,荀令三日犹香。
老子年来鼻塞,不分鲍肆麝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六言诗。这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对时代风貌的深刻反映。以下是对这组诗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与成就: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诗论家,福建莆田人。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卓越成就,被宋末文坛誉为领袖人物,其词风豪迈慷慨而不失细腻深情。
  1. 作品原文解读
  • 第一首:“萧察数步闻臭,荀令三日犹香。老子年来鼻塞,不分鲍肆麝房。”此诗句描绘了嗅觉上的不同感受,萧察虽近而臭味难闻,荀令则远而香气犹存,反映出诗人对感官变化与人生境遇的感慨。
  • 第二首:“射虱心法未亲,读蝇头字不真。顾我八十馀老,见公两三分人。”此句反映了诗人在视觉和认知上的衰老与退化,也暗喻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年华逝去的哀伤。
  • 第三首:“存三四齿皆碎,落第二牙尤衰。渠能更斫鲸脍,何不姑食肉糜。”“牙齿”在这里象征着人的生命力,诗人通过比喻表达自己虽年岁已高,但仍旧保有着旺盛的生活热情和创造力。
  1. 艺术特色
  • 六言诗的形式:刘克庄的这组作品采用了六言诗的形式,每首诗由六个句子构成,这种形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较为罕见,体现了刘克庄在诗歌形式上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 意象与情感的结合:这些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如“萧察数步闻臭,荀令三日犹香”中的“臭”、“香”都是感官上的直接描述,却蕴含着更深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刘克庄的《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不仅是宋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遗产。通过对这组诗歌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和灵感源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