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寄友

春归无路寻,烟水一村深。
中酒易成癖,惜花空用心。
嫩刍青引犊,新树绿藏禽。
每念离乡友,经年不寄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寄友》是宋朝著名文学家刘黻的代表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春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暮春寄友》由宋代文学家刘黻所作。刘黻生活在宋朝时期,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作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其中《暮春寄友》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2. 诗歌原文:原文为“春归无路寻,烟水一村深。中酒易成癖,惜花空用心。嫩刍青引犊,新树绿藏禽。每念离乡友,经年不寄吟。”。
  3. 诗歌鉴赏: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以及与友人相隔两地的寂寞感。如“春归无路寻”反映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无法持久;“中酒易成癖”则描绘了饮酒后的慵懒状态和内心空虚感;“嫩刍青引犊,新树绿藏禽”则形象地描绘出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刘黻高超的文学技艺,也传达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4. 文化背景:在宋朝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相互唱和、抒发情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背景促进了诗词歌赋的发展,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刘黻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深受后人喜爱和研究。
  5. 创作背景:据历史记载,刘黻在宋哲宗元祐年间任国子监主簿,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被贬至地方任职。这样的经历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民间生活和乡村景象,这些体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暮春寄友》,刘黻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颂,更体现了他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情感寄托。

《暮春寄友》不仅是刘黻文学创作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也能深刻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