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寇

西江十二州,自昔闻寇警。
按图览上游,峒俗号最梗。
嗜杀等儿戏,纵掠恣狼犷。
右通崆峒东,左接梅花岭。
郴桂贯肘腋,相据易驰骋。
巢穴聚一邑,流毒烈四境。
宝祐戊午春,童石肆不静。
蔓延及夏秋,养成痈在颈。
聚落焦山寨,廛市空灶井。
田野寂牛鸣,道路息人影。
焚劫不可计,闻问已先哽。
太守赵大夫,一念切救拯。
符移密有置,纪律务森整。
宪钤选精锐,薙狝赫弄梃。
凶丑恶已贯,屠掳势犹逞。
提兵总郡将,指授疾雷霆。
直捣姜坑屯,锋交生死顷。
夹击驰若神,贼溃乱奔町。
辎重委荆棘,累累殊首领。
义丁群搜山,擒械半雄猛。
天俾歼其渠,阳精遂昭炳。
窠蜂果何号,花兽亦终阱。
顾汝宇宙同,乃甘犬羊并。
如醉复饮酒,亡生不知醒。
圣德溥涵濡,皇心极忉怲。
造化开生机,春寄雪霜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末农民战争的历史见证:《平寇志》

《平寇志》是一部记载明末农民战争的编年体史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那个时代动荡不安社会的一面镜子,更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彭孙贻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描述了从起义的兴起到失败的全过程,他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尽管使用了“盗”、“贼”这样带有偏见的语言来描绘农民起义军的形象,但他的作品却能较客观地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和历史必然性。

《平寇志》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它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明末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农民、军人和普通百姓在这场大变革中的苦难经历。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剖析,我们得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平寇志》中还穿插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以及生动的民间传说,这些文学作品不但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也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生动鲜活,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书中的诗词歌赋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古代文学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窗口。

《平寇志》作为研究明末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它不仅是了解过去的一种方式,更是启发我们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和学习的宝贵财富。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