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 去帆春色随

春色终然别,开帆岂有期。
飘飘从此去,往往与之随。
渐可孤蓬小,能令绝岸移。
殢人愁碧远,到海落红痴。
风自无回理,潮犹有上时。
离魂难可得,飞絮满天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景 去帆春色随’是宋代诗人刘辰翁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刘辰翁(1237年—1297年),南宋末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诗作多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感慨。
  2. 诗句原文及翻译
    《春景 去帆春色随》
    春色终然别,开帆岂有期。
    飘飘从此去,往往与之随。
    渐可孤蓬小,能令绝岸移。
    殢人愁碧远,到海落红痴。
    风自无回理,潮犹有上时。
    离魂难可得,飞絮满天涯。
    翻译:
    春光终究要离别,扬帆远航哪有归期。
    随风飘荡就此离去,常常与它相伴相随。
    渐渐可以感受到小舟的孤单,能令岸边的绝壁移位。
    撩拨人心的是远方的忧愁,到达海中落霞也令人痴迷。
    风没有回转的情理,潮水仍然有上涨的时刻。
    思念之情难以触及,飞絮漫天洒满天涯。
  3. 创作背景:该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可能是在宋末元初时期所写,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多有感怀。
  4. 作品赏析
  • 艺术特点:《春景 去帆春色随》在形式上属于五言绝句,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性。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春色终然别,开帆岂有期。”等句子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和对未知未来的迷茫。同时,“风自无回理,潮犹有上时。”等句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和顺应。
  • 意境营造:《春景 去帆春色随》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诗人以春天为背景,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1. 名家点评:关于《春景 去帆春色随》,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和评论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解读。例如,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乱世中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也有评论指出,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寄托。这些点评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刘辰翁的《春景 去帆春色随》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