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强须饮,今日是重阳。
向来健者安在,世事两茫茫。
叔子去人远矣,正复何关人事,堕泪忽成行。
叔子泪自堕,湮没使人伤。
燕何归,鸿欲断,蝶休忙。
渊明自无可奈,冷眼菊花黄。
看取龙山落日,又见骑台荒草,谁弱复谁强。
酒亦有何好,暂醉得相忘。
水调歌头 其十三 甲午九日牛山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 其十三 甲午九日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重阳节,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所作。全篇由景及情、由乐及悲,感慨人生短暂,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忧愤心情。
原文如下:
丙午重阳,与潘郭二生出城,相将过隆兴寺。秋殊未老,霜气先至,吟咏成疾。人强留我过重阳,为予歌此曲,不肯独听。喧嘈杂嚣,如钟如鼓。坐中有人语笑喧哗,或指而谓之曰:“此是苏子瞻也?”应声辄下。虽令勿唱,而喉吻之间,已受子瞻之影响了。
余方喜形于色,徐起而饮;酒阑,索解带就灯欲睡,二客不忍遽去,遂相与步于中庭。
有怀戚者,因引古人之意,以发今日之情。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况高城厚署,四塞而固。使天下之无有困穷屈膝之民,则皇王之业可轻致而易言哉?
然而世之君子,多以天下为己任,每览昔人之文字,如汉魏风骨,晋宋清谈,本朝文章,莫不有可观者,而独遗吾辈。夫天之所废,孰大于此!
公等或不幸遇方张之朝,不得奋见于世;而乃遇当世之贤主,不能出一试之略,以卒其志愿。世之学者,得吾三语,尚以为未足,又况吾所未及见者乎?
今既上天子书,请间言事,退托以狂直自牧。若朝廷有一可取者,尚肯为陛下尽力,虽愚沟渎、贱妾妻子,亦何爱焉?
嗟乎!生不必同年同月同时生,而长不可与同年同月同日生;道不必同归,而势使然也。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之视我为何如哉?
其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