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淳尉海陵并寄示潚 其一

二子俱从宦,重亲足自怡。
汝能行幼学,吾岂恨轻离。
平日自知己,真心更与谁。
临文有遗忘,此是忆儿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淳尉海陵并寄示潚 其一》是楼钥的作品。该作品主要通过表达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祝愿和对彼此情感的寄托,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以下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楼钥(约1127年—1204年),字大防,南宋大臣、诗人、文学家。他曾任吏部尚书,为官清廉,有“廉直大臣”之称。楼钥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尤以诗著称,其诗风清新淡雅,富有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二子俱从宦,重亲足自怡。汝能行幼学,吾岂恨轻离。平日自知己,真心更与谁。临文有遗忘,此是忆儿时。

  2. 诗歌赏析

  • 友情深厚:《送淳尉海陵并寄示潚 其一》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诗人通过“重亲足自怡”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支持,强调即使身处官场,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人生感悟:诗中“平日自知己,真心更与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真正的知己难得,因此珍惜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 文学创作:诗中的“临文有遗忘,此是忆儿时”揭示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严谨态度和对童年记忆的怀念。这种怀旧之情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1. 写作背景
  • 楼钥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楼钥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 《送淳尉海陵并寄示潚 其一》的创作背景还涉及到宋代文人的交友观念和文学追求。楼钥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友谊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起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 语言优美:楼钥在诗歌创作中注重音韵和谐与节奏感,使得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意义
  • 传承文化:楼钥的诗歌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 启迪后人:楼钥的诗词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即使在今天,其作品中的思想和美学价值仍然对读者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送淳尉海陵并寄示潚 其一》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宋诗。它不仅展示了楼钥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卓越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特点和文化追求,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