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汉褒斜险,夫君畏远游。
家临越山下,帆入海潮头。
岸柳行稍尽,江莼归渐秋。
故乡看衣锦,宁羡李膺舟。
郑十一先辈赴四明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十一先辈赴四明幕》是北宋诗人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结晶,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映。下面将具体介绍该作品:
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其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艺术追求和深沉的人生感悟。
原文与注释:诗的内容如下:“梁汉褒斜险,夫君畏远游。家临越山下,帆入海潮头。岸柳行稍尽,江莼归渐秋。”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离别家乡的情感,同时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以及旅途中的种种体验。每一个词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充满了哲理意味。
翻译与赏析:此诗的译文为:“梁州的道路险峻陡峭,我的夫君却害怕长途旅行。我家临近越山脚下,船帆驶入海潮汹涌之中。河边的柳树渐行渐远,江上的莼菜开始变得金黄。故乡的景致让我心生向往,我宁愿羡慕李膺舟上的荣华富贵。”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自然景观的描述以及对家乡的回忆,传达了作者对于远方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念。诗中的“宁羡李膺舟”一句,更是体现了作者在宦途中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郑十一先辈赴四明幕》是欧阳修正在庆历中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不仅是欧阳修个人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