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汉褒斜险,夫君畏远游。
家临越山下,帆入海潮头。
岸柳行稍尽,江莼归渐秋。
故乡看衣锦,宁羡李膺舟。

郑十一先辈赴四明幕

郑十一,指郑虔(公元659—73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南卿,郑州荥阳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风格雄奇豪放,语言清新质朴,有《郑虔集》。

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为古代海上交通要冲,故称四明山。

梁汉褒斜险,夫君畏远游。
梁汉:指唐梁州,在今陕西南郑县。褒斜:指褒水、斜谷道,是秦岭北麓的一条险要道路。
夫君:对别人的敬称。
畏远游:害怕长途远行。

家临越山下,帆入海潮头。
越山:指会稽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北。
帆入:乘船进入。
海潮头:海边的浪涛。

岸柳行稍尽,江莼归渐秋。
岸柳:岸边的柳树。
行稍尽:行走到一半的时候。
江莼:即江蓠。
归渐秋:回家渐渐到了秋天。

故乡看衣锦,宁羡李膺舟。
故乡:指家乡,即郑虔的故乡。
衣锦:指穿好衣服,比喻富贵荣华。
宁羡李膺舟:李膺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他乘坐的是一条大船。这里用“宁羡”来反问,意思是:我怎么能羡慕李膺那种坐船的人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之作。诗中的主人公郑虔是一位有志于功名而不得志的文人。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的畏惧和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此诗以“远游”为主题,通过对山川、海洋、河岸、江边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美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最后一句“宁羡李膺舟”,更是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名利的不屑和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