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梅圣俞

寒日照穷巷,荆扉晨未开。
惊闻远方信,有客渡江来。
开缄复何喜,宛若见琼瑰。
一尔乖出处,未尝持酒杯。
官闲隐朝市,岁暮惨风埃。
音书日可待,春雁暖应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梅圣俞》是宋朝欧阳修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和书信往来的深厚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篇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在文学上也有极高的成就,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寒日照穷巷,荆扉晨未开。惊闻远方信,有客渡江来。
    开缄复何喜,宛若见琼瑰。一尔乖出处,未尝持酒杯。
    官闲隐朝市,岁暮惨风埃。音书日可待,春到梦魂归。
  1. 作品赏析
  • 《答梅圣俞》这首诗表达了欧阳修对友人深厚的情感。首句“寒日照穷巷,荆扉晨未开”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清晨,主人公在门前迎接远方的来信的情景。“惊闻远信”,意味着收到的是一条关于远方的朋友的来信,这可能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消息或问候。
  • “开缄复何喜,宛若见琼瑰”则进一步描绘了读者在打开信件后的惊喜心情,仿佛看到了珍贵的礼物。这种比喻突出了信件内容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 “一尔乖出处,未尝持酒杯”反映了主人公对友人未来的担忧,可能是因为友人的离去或改变决定而感到不安。这里的“饮酒”象征着消愁解闷的方式,但也可能暗示着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
  • “官闲隐朝市”表明主人公目前处于一种清闲的状态,远离了官场的喧嚣和繁忙。“岁暮惨风埃”则描绘了年末的凄凉景象,暗喻岁月无情,人事已非。
  • “音书日可待,春到梦魂归”则传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和愿望,希望能够再次团聚,分享彼此的生活和经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和新生,也暗示着重逢的美好时光即将到来。
  1. 写作背景
  •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欧阳修身处高位,但内心或许有所不满,渴望逃离纷扰的仕途,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这首诗便是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

通过对《答梅圣俞》的深入了解,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魅力,也能够感受到欧阳修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他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