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相中伏日池亭宴会分韵

樽俎逢佳节,簪缨奉宴居。
林光拂衣冷,云影入池虚。
酒色风前绿,莲香水上疏。
飞谈交玉麈,听曲跃文鱼。
粉箨春苞解,红榴夏实初。
睢园多美物,能赋谢相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钱相中伏日池亭宴会分韵》是宋代诗人欧阳修所作,表达了作者在夏日宴席上的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展示了宋代文学的繁荣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化名人。他不仅是文学家、史学家,还是政治家、改革家。
  1. 诗歌原文
    樽俎逢佳节,簪缨奉宴居。
    林光拂衣冷,云影入池虚。
    酒色风前绿,莲香水上疏。
    飞谈交玉麈,听曲跃文鱼。
    粉箨春苞解,红榴夏实初。
    睢园多美物,能赋谢相如。

  2. 诗歌主题

  • 自然之美:诗中描绘了池亭宴会中的自然景观,如“林光拂衣冷”和“云影入池虚”,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 宴饮之乐:通过描述宴席上的饮酒赏景,传达了与友相聚的快乐和愉悦。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摹,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美好的感悟和热爱。
  • 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林光拂衣冷”中的“林光”象征着自然之美,给人带来清凉之感;而“云影入池虚”则暗示着虚幻和缥缈的美。
  • 全诗结构严谨,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宋诗的美学特色。
  1. 文化意义
  • 《钱相中伏日池亭宴会分韵》不仅是一首描写夏日宴席的诗作,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和文化追求。
  •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

《钱相中伏日池亭宴会分韵》是一首表现宋代文化特色、展示宋代文人审美观和生活情趣的诗作。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学习和研究这首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