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孔生 再游河北

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
孔生东鲁儒,年少勇且仁。
大轴献理匦,长裾弊街尘。
门无黄金聘,家有白发亲。
寒风八九月,北渡大河津。
玉塞积精甲,金戈辉秋云。
孔生力数斗,其智兼千人。
短褐不自暖,高谈吐阳春。
北州多贤侯,待士谁最勤。
一见赠双璧,再见延上宾。
丈夫患不遇,岂患长贱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孔生再游河北》是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一首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朋友再次出仕的深深祝福和不舍的情感。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期:《送孔生再游河北》属于宋代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情感与时代特征,体现了欧阳修对于文学革新运动的贡献。
  • 作者身份:欧阳修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不仅开创了文坛一代新风尚,还积极继承和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为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诗歌原文
  • 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
  • 孔生东鲁儒,年少勇且仁。
  • 大轴献理匦,长裾弊街尘。
  • 门无黄金聘,家有白发亲。
  • 寒风八九月,北渡大河津。
  • 玉寒积精甲,金戈耀秋云。
  1. 诗歌解析
  • 志士惜白日: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暗示了朋友在事业上的不屈不挠。
  • 高车无停轮:形容友人出行时的匆忙与坚定,同时也象征着其人生道路上的不止步。
  • 孔生东鲁儒:描绘了孔生(即朋友)的学识渊博和年轻有为。
  • 年少勇且仁:强调了孔生的品德与勇气,同时也显示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 寒风八九月,北渡大河津:形象地描述了孔生即将面临的艰苦环境及其决心。
  • 玉寒积精甲,金戈耀秋云:通过玉石和金戈的象征,展示了孔生出征时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喻着战争的残酷和孔生的决心。
  1. 诗歌艺术风格
  • 语言简练:诗中运用了简练而有力的语言,直接表达情感,避免了冗余的辞藻。
  • 意象鲜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寒风”“大河”,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表现力。
  • 结构工整:诗的结构和韵律都经过精心安排,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欧阳修的《送孔生再游河北》是一首充满哲理、深情且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而且也是宋代文学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读者在赏析这首诗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