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醉中与世弼游华严寺

拨云来谒野僧家,刮眼秋光望里赊。
槛菊凋零金蕊碎,庭花袅娜玉冠斜。
遣怀诗笔摛春锦,破闷茶瓯捧雪花。
却笑远公延靖节,何须把盏醉流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九日醉中与世弼游华严寺》是北宋诗人欧阳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重阳佳节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与友人世弼游览华严寺的愉快心情和所见美景,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韵味和审美情趣。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欧阳澈,字德明,宋抚州崇仁人,生于靖康初年,因三次上书力陈改革弊政、安边御敌之策而未被采纳。高宗即位后,他徒步至行在,伏阙上书,指斥宰臣黄潜善、汪伯彦主和误国,遂与太学生陈东同时被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欧阳澈的政治活动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2. 诗歌原文:拨云来谒野僧家,刮眼秋光望里赊。槛菊凋零金蕊碎,庭花袅娜玉冠斜。遣怀诗笔摛春锦,破闷茶瓯捧雪花。却笑远公延靖节,何须把盏醉流霞。

  3.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诗中“拔云”象征着作者对政治理想的追求,“秋光”则暗示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情怀。同时,诗人还借古喻今,将远公(即慧远大师)比作延靖节(即陶渊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满。最后两句“却笑远公延靖节,何须把盏醉流霞”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不屑一顾,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赞美。

  4. 文化影响: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了解宋朝文化和历史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宋代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5. 现代价值:在当今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精神世界却日益空虚。这首诗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心世界,寻找生活的真谛,保持一颗平静和豁达的心态。同时,它也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勇气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被世俗所左右。

《重九日醉中与世弼游华严寺》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可以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