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登眺,寒色有无间。
帆拂沙头树,僧归云外山。
楼高西照急,叶尽北风闲。
世事何时足,悠悠飞鸟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江城一登眺,寒色有无间。
帆拂沙头树,僧归云外山。
楼高西照急,叶尽北风闲。
世事何时足,悠悠飞鸟还。
《登鄱江楼》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登鄱江楼’:
作者简介:黎廷瑞,字祥仲,生于1250年,卒于1308年。他是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年),他被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仅二十二岁。这一历史背景不仅显示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也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学修养。
诗歌原文及赏析:诗中“江城一登眺,寒色有无间”描绘了登楼所见之景,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广阔视野和深沉感受。“帆拂沙头树,僧归云外山”则通过动态的帆船与静态的沙滩、远山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主题思想:《登鄱江楼》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诗中提到的“世事何时足”,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这种哲学思考使得诗歌超越了单纯的自然描写,上升到了更高的精神层面。
《登鄱江楼》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