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登眺,寒色有无间。
帆拂沙头树,僧归云外山。
楼高西照急,叶尽北风闲。
世事何时足,悠悠飞鸟还。
诗句释义
- 登鄱江楼:在鄱阳湖边的江边楼中登高远眺。
- 江城一登眺:描述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的情景。
- 寒色有无间:指天气变化无常,时而寒冷时而温暖,形容冬末春初的气候多变。
- 帆拂沙头树:风帆在水面上拂过沙滩边的树木。
- 僧归云外山:僧人在云层之外的地方消失,可能意味着他已离去或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 楼高西照急:由于阳光照射的角度和位置,使得楼台看起来更加高耸,且光线强烈。
- 叶尽北风闲:树叶被风吹落,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流逝。
- 世事何时足:对于人生的种种事情(如名利、欲望等),何时能够满足?
- 悠悠飞鸟还:比喻自己的心随着飞翔的鸟儿一样自由自在,但又带有一丝无奈和迷茫。
译文
登上鄱阳湖边的高楼,我看到了四季变换中的冬末春初。
风帆掠过沙滩边的树木,僧侣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遥远的云端之中。
楼台因西面的阳光而显得更加高耸,但阳光的强烈让人感到有些刺眼。
树叶被北风吹落,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和自然的循环。
对于人生的各种追求,何时才能满足?
就像那飞翔的鸟儿,我的心仿佛也随之飘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特定地点—”鄱江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中不仅描绘了四季更替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悟与思考。
从结构上看,诗歌采用了传统的四言古诗形式,每两句为一句,押韵严谨。这种形式有助于突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使诗歌更加易于吟诵。
从内容上看,诗歌以自然景色为引子,通过描绘不同季节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的“世事何时足”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问。
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寒色有无间”、“帆拂沙头树”等,这些意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歌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如“世事何时足”和“悠悠飞鸟还”,这些诗句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时间和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也展示了他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