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人眼。
一枝玉雪疏篱晚。
疏篱晚。
精神旷逸。
风姿凝远。
幽香零乱无人管。
依依春恨天涯满。
天涯满。
霜城戍角,月楼羌管。

【注释】

秦楼月:词牌名。忆秦娥:唐教坊曲。此调双调,五十五字,有前后片两阕。前片四句;后片四句。上片起二句,下片三、四、五句。

醒人眼:使人精神振奋。

玉雪:比喻洁白。

疏篱:疏落的篱笆。

凝远:形容风姿高洁。

幽香:指梅花的香味。

天涯满:天涯四处都是。

霜城戍角,月楼羌管:指边塞戍楼上的号角声和边塞戍楼中的羌笛声。

【赏析】

《忆秦娥·秦楼月》是南宋词人王沂孙的词作之一。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精神的崇敬之情。全词意境清新,格调高雅,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堪称佳作。

“醒人眼”为上片第一句,点明题旨。“醒”者,令人清醒也,“人眼”即人之眼睛。“醒人眼”,谓梅花盛开时,其芳香沁人心脾,足以让人清醒过来,从而忘却世俗之烦恼,心旷神怡。

“一枝玉雪疏篱晚”为上片第二句。“玉雪”即洁白,“疏篱”为稀疏的篱笆。“玉雪疏篱晚”意即梅花盛开于稀疏篱笆旁,正值傍晚时分。“疏篱”与“玉”、“晚”三个词语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疏影横斜、玉树临风的画面,给人以清雅高洁之感。

“精神旷逸”为上片第三句。“精神”乃精神气质之意。“旷逸”为超尘脱俗。“精神旷逸”意指梅花具有超然物外、高洁傲岸的气质,仿佛脱离尘世而独立存在。“精神”二字,既是对梅花品质的概括,也是对其精神风貌的描绘。

“风姿凝远”为上片第四句。“风姿”乃风华、风采之意。“凝远”为凝聚遥远之意。“风姿凝远”意为梅花以其独特的风韵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使人不禁为之驻足欣赏,久久不愿离去。这一句将梅花与人类的情感相融合,既表现了梅花之美,也体现了人类对梅花的敬仰之情。

“幽香零乱无人管”为上片第五句。“幽香”乃芬芳香气之意。“零乱”意为纷杂凌乱。“无人管”即无人欣赏之意。“幽香零乱无人管”意即梅花的芬芳香气在无人欣赏的环境中弥漫开来,显得杂乱无章。这一句以梅花的芬芳香气喻示着梅花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于梅花独特魅力的赞美之情。

“依依春恨天涯满”为下片第一句。“依依”乃依恋、不舍之意。“春恨”即春天的遗憾之意。“天涯满”意为到处都是。“依依春恨天涯满”意即春天的遗憾无处不在,似乎弥漫在天涯海角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句以春天的遗憾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易逝、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感慨之情。

“天涯满”为下片第二句。“天涯”即天涯海角之意。“满”意为遍布、充斥。“天涯满”意为天涯处处都是。这一句以天涯处处都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美好时光无法留住的无奈之情。

“霜城戍角,月楼羌管”为下片最后两句。“霜城”乃指边塞之城之意。“戍角”为边塞守军号角声之意。“月楼羌管”即指边塞戍楼中的羌笛声。这两句诗以边塞为背景,以戍楼中的羌笛声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边塞戍楼中的生活以及边塞战士们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意境清新,格调高雅,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堪称佳作。它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形象,更通过梅花展现了作者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同时,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美好时光无法留住的感慨之情以及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