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彭蠡风大作

卸帆月欲堕,泊岸风转急。
惊砂传铁箭,飞霰散琼粒。
重湖太古水,帝遣龙下吸。
潜鳞失故穴,苍黄望舟入。
宁知政坐窘,衾裘尽沾湿。
慌慌中夜起,莽莽百忧集。
披衣视云汉,惨澹天一笠。
颇疑庐阜倒,三叹救何及。
平明笑拥篷,五老犹壁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泊彭蠡风大作》是一首宋代诗人黎廷瑞所作的诗,展现了一个夜晚在彭蠡湖上经历大风的场景。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黎廷瑞是一位宋朝时期的文人,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他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困境的独到见解。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种种感慨。
  2. 诗词原文:卸帆月欲堕,泊岸风转急。惊砂传铁箭,飞霰散琼粒。重湖太古水,帝遣龙下吸。潜鳞失故穴,苍黄望舟入。宁知政坐窘,衾裘尽沾湿。慌慌中夜起,莽莽百忧集。披衣视云汉,惨澹天一笠。颇疑庐阜倒,三叹救何及。
  3. 艺术特色:该诗在艺术表达上有其独特之处。首句“卸帆月欲堕”便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而深沉的气氛;而“泊岸风转急”则生动描绘了风力之大,船只被迫靠岸的紧张场面。此外,“惊砂传铁箭”,“飞霰散琼粒”等描写,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风的力量和夜晚的寒冷。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不失深度,充分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

《夜泊彭蠡风大作》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还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