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帆月欲堕,泊岸风转急。
惊砂传铁箭,飞霰散琼粒。
重湖太古水,帝遣龙下吸。
潜鳞失故穴,苍黄望舟入。
宁知政坐窘,衾裘尽沾湿。
慌慌中夜起,莽莽百忧集。
披衣视云汉,惨澹天一笠。
颇疑庐阜倒,三叹救何及。
平明笑拥篷,五老犹壁立。

夜泊彭蠡,风大作。

卸帆月欲堕,泊岸风转急。

惊砂传铁箭,飞霰散琼粒。

重湖太古水,帝遣龙下吸。

潜鳞失故穴,苍黄望舟入。

宁知政坐窘,衾裘尽沾湿。

慌慌中夜起,莽莽百忧集。

披衣视云汉,惨澹天一笠。

颇疑庐阜倒,三叹救何及。

平明笑拥篷,五老犹壁立。

【注释】

(1)彭蠡:即今安徽省境内的鄱阳湖。

(2)月欲堕:月已西沉。

(3)转急:由平静转为猛烈。

(4)惊砂:风声如浪击船。铁箭:指铁锚。

(5)飞霰:雪花。

(6)重湖太古水;指长江、汉水交汇处的江汉二水。

(7)帝遣龙下吸:指大禹治水时曾用“疏浚河渠”的方法导流。

(8)潜鳞:指水里游动的鱼。鳞,鱼的皮。

(9)苍黄:惊慌的样子。

(10)衾裘:被子和衣服。

(11)莽莽:广阔无边。

(12)披衣:起床穿衣准备出门。

(13)云汉:银河。

(14)庐阜:在安徽省霍山南,为名胜之一,相传晋代道士葛洪曾在此炼丹。

【赏析】

本篇写夜泊彭蠡湖时的情景。开头二句说诗人在月下卸去帆篷,停泊于江畔,突然刮起了狂风大作。接着描写了风势之猛、波浪之大以及风声之响。后四句则描绘江水奔腾汹涌,浪涛拍击船只,波花飞溅,雪片乱飞等情景。最后四句写因大风而引起的各种感受,并抒发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忧虑之情。全诗写景状物生动逼真,叙事抒情曲折委婉,是唐代七律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