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其四

世间谁似蓬仙,坐间八秩齐眉寿。
兰阶更喜,孙枝相映,红芳绿秀。
鹤舞修庭,鹭飞青嶂,帘垂晴昼。
向闲中时有,奚囊背锦,开松户,看云岫。
不羡印金垂斗。
笑纷纷、白云苍狗。
银髯似戟,红颜如炼,风流依旧。
野□晴初,陇梅花下,玉笙吹酒。
怅今年又是,题笺寄远,倩传杯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苏轼所创作的词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
  • 作品原文: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为有云屏无限娇,天与轻尘不待风。 尽日沉烟亭下去,买鱼人散碧溪空。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 主题内容
  • 咏柳:上阕主要通过描写杨花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 抒情:下阕则转向对柳絮归宿的描写,情感色彩更加浓厚,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终点的深刻思考。
  1. 艺术手法
  • 对比手法:通过“似花还似非花”这样的对比,突出了杨花的独特之处。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词的艺术效果,也使得杨花的形象更加鲜明,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 借景抒情:全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传达诗人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实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 思想内涵
  • 生命哲学:词中的杨花象征着短暂而美好的生命,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珍惜当下、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
  • 审美观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词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他不仅关注自然之美,更注重心灵之美和精神之境的追求。
  1. 影响评价
  • 文坛地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被认为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蕴含着一段文坛典故,其影响力在宋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 后世影响:这首词不仅是苏轼诗歌艺术的代表,也是宋代词坛的重要作品,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苏轼智慧与才情的结晶。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