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里湖桥柱西,谁将并剪上秋机。
短船不爱闲风月,载得吴松落照归。
垂虹桥三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垂虹桥三首其三》是宋代诗人萧立之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垂虹桥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景和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的前两句“三百里湖桥柱西,谁将并剪上秋机。”描绘了湖桥的壮观景象,以及诗人对于秋天的到来感到的惊喜。这里的“三百里湖桥”不仅指实际存在的桥梁,也象征着秋天的广阔与深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接着,“短船不爱闲风月,载得吴松落照归。”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秋天的喜爱,他宁愿选择乘坐船只游览,也不愿意在闲暇之时欣赏那些不必要的风景。这种表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留恋。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如“短船”一词既形容了小船的长度,也暗示了它的轻便快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态美。同时,诗句中“吴松落照归”等词汇的使用,不仅增添了诗意,也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一幅秋日黄昏时分,船只载着落日余晖归来的画面。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歌,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诗人通过观察季节变化、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以景寄情的方式,让人们在阅读中不仅能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智慧和哲思。
《垂虹桥三首其三》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首展现自然之美、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哲学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