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宰赏莲席上

急风吹月月魄堕,幻作玉莲三百个。
水花亭上晓光寒,主人捧觞客满座。
周郎朗朗屋百间,读书下帘春昼闲。
坐中仙人左元放,寒冰结佩玉刻环。
位高金多责山重,万里风烟摇醉梦。
何如野水酌花阴,疾雷到天色不动。
安得太华十丈花,乘风夜至玉仙家。
老农有种来入土,鞭起卧龙天下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周宰赏莲席上》是宋代诗人萧立之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与作者
  • 《周宰赏莲席上》出自宋·萧立之之手,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古诗。萧立之,字子中,号竹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词多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理解与感慨。
  • 诗歌的创作背景不详,但通过字面意思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在某种文化或社交场合下,以赏莲为题的宴席上所作。在这样的场合中,文人墨客常常借物抒情,以荷花等植物作为诗作的主题,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1. 诗歌内容与赏析
  • 诗中开头“急风吹月月魄堕,幻作玉莲三百个”描绘了一幅急风骤雨的景象,月光被狂风卷落如玉坠,仿佛化作了无数盛开的莲花。这种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之中。
  • “水花亭上晓光寒,主人捧觞客满座”描述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水花亭上早晨的微光透出凉意,而宾客们围坐在亭中,欢声笑语不断。这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雅集的风貌,以及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和欢乐氛围。
  • “周郎朗朗屋百间,读书下帘春昼闲”则可能是在赞美某个人物的才华横溢,如同屋宇般高大,藏书无数,而他在春日阳光下悠然自得地读书,生活闲适而充满学问。这一部分可能寓意着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周宰赏莲席上》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了解宋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窗口。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