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光圆照室,香炷读经晨。
林下有清福,尘中无悟人。
岩阴常候雨,松色不知春。
青草何年墓,标题界碣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塔光圆照室,香炷读经晨。
林下有清福,尘中无悟人。
岩阴常候雨,松色不知春。
青草何年墓,标题界碣新。
《真隐寺呈延上人》是宋代诗人薛嵎所作的一首五言诗,体现了作者对真隐生活和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表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薛嵎,字仲止,一字宾日,号云泉,出生于世居城区梯云坊(今大高桥)的世代书香之家。他的生平经历了数次科举不中后,于45岁才考取进士。薛嵎性格恬静,不求名利,与当时学者的生活态度不同,体现了他独特的天性,这种性格使他在文学创作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表现。
诗歌原文:
塔光圆照室,香炷读经晨。
林下有清福,尘中无悟人。
岩阴常候雨,松色不知春。
青草何年墓,标题界碣新。
《真隐寺呈延上人》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诗歌,更是反映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物质世界的哲学思想。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