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仕何方好,金陵总莫如。
庙存元帝像,家有二王书。
羽檄时方急,文才用有馀。
功名收拾了,归食会昌鱼。
送子舒弟赴金陵兼柬宋君辅
介绍
《送子舒弟赴金陵兼柬宋君辅》是南宋时期薛师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薛师石,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著称。在这首诗中,薛师石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弟弟远赴金陵这一重要时刻的情感寄托与祝福,同时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开头“禄仕何方好?金陵总莫如”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于理想生活地的选择。金陵,即今天的南京,自古以来便是政治和经济的中心,象征着繁荣和机遇。薛师石在这里用“何方好”询问,实则是在强调无论选择何处为官,都不如金陵这般得天独厚。这不仅仅是对地理环境的赞美,更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庙存元帝像,家有二王书”两句,诗人转向家族荣耀和文化传承。元帝指的是汉文帝刘恒的庙宇仍在,象征着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而“二王书”则指的是晋朝的两位帝王——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迹,代表了书法艺术的成就和家族的文化底蕴。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家族荣誉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
“羽檄时方急,文才用有余”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自身的处境。“羽檄”,古代用于紧急军事通信的文书,反映了战事频繁和社会动荡的现实。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仍能保持自己的文采和才华,充分显示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功名收拾了,归食会昌鱼”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弟弟的期望和祝福。这里的“功名收拾了”意味着弟弟在外取得成就或功名,而“归食会昌鱼”则寓意着无论何时回到家乡,都有美味可口的食物等待着他(会昌是宋代的一个地名)。这不仅是对弟弟个人的祝愿,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美好期许。
《送子舒弟赴金陵兼柬宋君辅》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意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南宋时期的文化背景及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