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初寄隐,野寺一天星。
路远有如此,客来应未能。
蛩催寒妪纬,蝉杂夜僧经。
忽忆忘形友,微吟自剔灯。
下仙 胜因寺有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下仙胜因寺有怀》是宋代诗人薛师石的作品之一。《下仙胜因寺有怀》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下仙胜因寺有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院图景,其中“山中初寄隐,野寺一天星”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胜因寺的地理位置及其宁静的氛围。这首诗通过对远山、野寺以及夜晚蝉鸣等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禅意的自然景观图,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之中。
薛师石在这首诗中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路远有如此,客来应未能”,透露出作者对于人生旅途中遇见与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于人际交往中相遇与别离的微妙感受。此外,“忽忆忘形友,微吟自剔灯”一句则体现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回忆起那些与他有着深厚友谊的朋友们,而他们的存在如同一盏灯,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方向。这种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怀念,是许多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也是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情感纽带。
《下仙胜因寺有怀》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景色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和深情厚谊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