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寄郭子奇

世道祗如此,君心我得知。
先教栽菊在,预作去官期。
梦觉秋风起,行吟夜月迟。
怀人几十载,欣有扣门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先寄郭子奇》是薛师石创作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下面将对《先寄郭子奇》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进行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薛师石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在当时已经广为流传。
  • 文学成就:薛师石以其精湛的诗歌创作技艺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 作品风格:薛师石的诗歌以抒情为主,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能够深入人心,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1. 诗词原文
  • “世道祗如此,君心我得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世的不满和对朋友的关心。诗人观察到世间的变化,深知朋友的心思。
  • “先教栽菊在,预作去官期。”
    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仕途的安排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诗人希望在退休前种下菊花,以此象征自己的清白和高洁。
  • “梦觉秋风起,行吟夜月迟。”
    通过“秋风起”和“夜月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怀人几十载,欣有后门时。”
    这里的“后门时”可能指的是一种比喻或隐喻,诗人用它来形容自己终于迎来了与老朋友重逢的时刻。
  1. 诗意赏析
  • 对时世的反思:诗中的“世道祗如此,君心我得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友情的珍视。他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了时代的矛盾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 对友情的珍视:诗人提到“先教栽菊在,预作去官期”,这不仅是对朋友的一种关怀,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期许。通过栽种菊花,他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态度的坚持。
  • 岁月的感慨与珍惜:“梦觉秋风起,行吟夜月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
  • 重逢的喜悦:“怀人几十载,欣有后门时”反映了诗人多年后的欣喜与释然。多年的等待和期盼最终得到了回报,这种情感的转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传达了一种人生哲理——无论经历了多少艰辛和挑战,最终都有机会与所爱之人重聚。

《先寄郭子奇》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还能感受到对友情、生命和时间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