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杂咏 其一

一把寒茅四柱亭,客来只道省经营。
虽然受用无花巧,五十馀年造得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寒杂咏 其一》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以四柱亭和一把寒茅为素材,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实用价值的认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钱时(约1068年—约1147年),字子微,号南湖居士,北宋末年诗人、文学家。他出生于浙江湖州德清县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钱时的诗作多反映现实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与当时流行的华丽辞藻形成鲜明对比。
  2. 诗歌原文
    > 一把寒茅四柱亭,
    > 客来只道省经营。
    > 虽受用无花巧,
    > 五十馀年造得成。
  3. 诗句解析
  • 一把寒茅四柱亭:描述了一座由寒茅建成的四柱亭子,寒茅作为一种朴素的材料,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建筑的实用性,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 客来只道省经营:当访客来访时,只看到亭子的构造简单,不需过多维护或修饰,因此认为它不需要太多的管理。这表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方式的推崇,认为真正的美在于其内在的价值,而非外在的华丽装饰。
  • 虽受用无花巧:尽管这座亭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使用,但它没有华丽的外表,也不追求表面的繁华,而是保持了一种朴素的美。这种描述强调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以及对自然本色的赞赏。
  • 五十馀年造得成:经过五十多年的风雨洗礼,这座亭子依然坚固耐用,说明了它的实用价值和长久生命力。这不仅是对物质价值的肯定,也是对时间考验的一种赞美。
  1. 主题思想
  •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实用价值的认同。通过对“一把寒茅四柱亭”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美学观念。这种观念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思考。通过这首诗,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岁寒杂咏 其一》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更是一幅描绘简朴生活画卷的佳作。它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实用价值的认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