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杂咏 其四

森森多愿长琅玕,相伴山翁老岁寒。
雨后箨龙添几许,儿童欢喜报来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寒杂咏(其四)》是宋代文学家钱时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寒而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以茂盛的竹子比喻琅玕,表达了对竹子长寿繁茂的期望,琅玕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钱时,字子美,号竹友,宋代诗人、画家,与苏轼、米芾等文士有交往。
  1. 诗歌原文
    森森多愿长琅玕,竹色参差绿满山。
    客来只道省经营,爱闲如我有茅庵。

  2. 诗句解析

  • “森森多愿长琅玕”描述了茂密的竹林,象征生命的旺盛与长久。
  • “竹色参差绿满山”展现了竹林色彩丰富,生机勃勃的景象。
  • “客来只道省经营”反映了诗人虽隐居山林,但生活简朴,无求于人的生活态度。
  1. 艺术特色
  • 此诗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诗意。
  • 语言简洁而不失深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1. 文化影响
  • 《岁寒杂咏(其四)》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 诗中的意境和哲理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岁寒杂咏(其四)》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和艺术上的精湛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