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霍山隐图

若有人兮山之巅,乾坤为幕云为毡。
饥则餐兮困斯眠,此中自得玄中玄。
参同欲叩转茫然,紫贤空下晤真诠。
何如子午抱丹田,灊台屹立吾枕边。
兹山祀自元封年,汉皇设畤求神仙。
文成五利俱荒烟,惟岳降神古所传。
咄哉蓬莱非比肩,隐翁住山信有缘。
药物况载黄庭篇,香芝宝瓶甘且坚。
同产霍洞洞绵延,请翁试觅洞中天。
采芝寄我同烹煎,皖山高与日月悬。
期君万里双飞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霍山隐图》是宋朝应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应参,北宋时期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能从他的作品《题霍山隐图》中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 诗歌原文:《题霍山隐图》原文如下:
    若有人兮山之巅,乾坤为幕云为毡。
    饥则餐兮困斯眠,此中自得玄中玄。
    参同欲叩转茫然,紫贤空下晤真诠。
    何如子午抱丹田,灊台屹立吾枕边。

  3. 诗歌赏析: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也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

  4. 创作背景:虽然关于应参生平的具体信息不多,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窥见当时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许多文人选择退隐山林,寻找内心的平静。《题霍山隐图》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5. 文化影响:尽管应参并非著名文人,但其作品《题霍山隐图》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后世。它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隐逸生活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

《题霍山隐图》作为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之美的诗歌,不仅是应参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文人文化心态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