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

廊庙平戎策,诗书谕善箴。
十年才一召,未昃忽先阴。
史局收遗稿,宫寮出赐金。
门生私恸处,即是万人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是宋代著名词作家叶适的作品,属于宋朝永嘉事功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叶适(1150年-1228年),字正则,南宋温州永嘉县人,学者称水心先生。
  • 学术成就:他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其代表作为《习学记言序目》和《叶适集》。
  • 思想流派:在思想上,他与朱熹的道学派、陆九渊的心学派齐名,共同构成了南宋时期的三大学派。
  1. 作品原文
  • 拨沙得黄金,百炼泻光影。飞行日月上,莹彻肝胆醒。空山惨马鬣,何意重为圹。余哀不浪施,留寄长夜炯。
  • 该诗是叶适对蔡尚书的挽词,表达了对蔡尚书高尚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不幸离世的哀悼。
  1. 创作背景
  • 政治背景:当时社会动荡,叶适作为政论家,积极参与政治,反对奸佞之臣。
  • 个人遭遇:叶适在政治上虽有建树,但个人却遭遇了多次挫折,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叶适的作品语言质朴而深刻,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意象运用:如“拨沙得黄金”、“百炼泻光影”,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真理的追求。
  • 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叶适展现了对蔡尚书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人格的高度评价。

除了以上内容,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叶适的政治生涯虽然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政治理想,这种精神值得现代人学习。
  • 通过对叶适作品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
  •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这样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宋代文学和叶适生平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叶适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以及宋代文学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