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四首 其三

蔷薇露染玉肌香,疏影寒光照野塘。
长使诗人动幽兴,不妨桃李斗春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花四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谢薖创作的一首咏梅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赞美。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谢薖(字幼盘),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与兄谢逸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他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 作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薖的诗风独特,以清丽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1. 诗歌原文
  • 蔷薇露染玉肌香,
  • 疏影寒光照野塘。
  • 长使诗人动幽兴,
  • 不妨桃李斗春妆。
  1. 诗歌解读
  • 首联“蔷薇露染玉肌香”描绘了梅花如玉般温润的外表,以及蔷薇花露滋润后的香气。这里的“蔷薇”可能指的是蔷薇花,而“玉肌”则形容梅花色泽如同玉石一般细腻光滑。
  • 颔联“疏影寒光照野塘”则通过“疏影”和“寒光”两个意象,传达出梅花在冬日里依然保持的清冷之美,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不拔。
  • 颈联“长使诗人动幽兴”,表达了诗人因梅花而激发出的深沉思考或幽雅情怀,这反映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审美追求。
  • 尾联“不妨桃李斗春妆”则是说虽然桃花和李花也竞相开放,但梅花以其独特的韵味脱颖而出,成为春天最美的风景。

《梅花四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谢薖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湛的写作技巧,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