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露染玉肌香,疏影寒光照野塘。
长使诗人动幽兴,不妨桃李斗春妆。

梅花四首 其三

蔷薇露染玉肌香,疏影寒光照野塘。

长使诗人动幽兴,不妨桃李斗春妆。

【注释】

蔷薇:指蔷薇科植物蔷薇。蔷薇花的香气。

玉肌:形容梅花如玉一样纯洁美丽。

“疏影寒光”句:形容梅花在月光下,枝叶稀疏,清冷的光照射到水中,波纹荡漾。

“长使”句:意思是经常使诗人产生深远的联想,产生幽深的兴致。

“不妨”句:意思是不必担忧桃花李花会和它争艳斗丽,因为梅花的清香已经足以压倒它们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梅花的高洁品格为题,赞美梅花不与桃李争春的美德。全诗写梅花的色、香、姿、韵,以及它对人的感召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首句写梅花的香气:“蔷薇露染玉肌香。”蔷薇是梅的一种别名,这里借以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染”字用得极妙,把梅花的香气写得生动活泼,好像它自己沾上了蔷薇的香气似的。

次句写梅枝的风姿:“疏影寒光照野塘。”这两句是说:梅花的枝叶虽然稀疏,但在月下清辉的映照下,那洁白的影子倒映在塘水中,显得分外清美动人。“疏影”二字写出了梅枝的疏落有致;“寒光”二字则写出了梅枝的皎洁明亮。两句合起来,既点明了时间——月夜,又勾勒出梅枝的风姿。“照”字用得好,它不但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而且写出了梅枝的婀娜多姿。

第三句紧承上文而来,进一步描写梅花的姿态:“长使诗人动幽兴。”“长使”即“常使”,诗人常常受到启发而产生幽雅深远的情思。“幽兴”指一种深沉、高雅的兴致。这句大意是说:梅花常常使人产生深远的情思,仿佛置身于幽深的境界之中。

末句以桃花李花来衬托梅花的美: “不妨桃李斗春妆。”桃红李白,争妍斗丽,是春天的常态。但在这里用来与梅花相比,却正衬出梅花的高洁。“斗春妆”即争艳斗丽之意。“不妨”即“不须”,用不着担心,也无须顾忌。诗人以桃李自比,意在说明:桃红李白固然可爱,但它们的艳丽是易逝的,而梅花的素雅却能经久不衰。诗人赞赏的是梅花高洁的品格,而不是它的外表,因而他并不以桃红李白为然,而是自信地宣称:你桃李斗春妆,我自有我的本色,用不着担心。

这首诗语言清新隽永,格调高雅,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