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爱斯泉,结搆亭上屋。
空亭何所有,冷气宜三伏。
泠泠石甃净,须眉真可瞩。
欲饮无樽罍,挹彼才盈掬。
何时近亭居,更种亭畔菊。
日饮潭中甘,庶用稽死录。

【注释】

何人爱斯泉:谁喜爱这泉水呢?

结搆亭上屋:在亭子上面建造房屋。

空亭何所有:空亭有什么呢?

冷气宜三伏:凉爽的气温适合炎热的夏天。

泠泠石甃净:清凉的泉水洗净了石井口。

须眉真可瞩:胡须和眉毛真是可以凝视的对象。

挹彼才盈掬:舀起那泉水,正好满一捧。

何时近亭居:什么时候才能靠近亭子居住呢?

更种亭畔菊:再种些亭边菊花。

日饮潭中甘:每天饮用潭中的泉水,多么甘甜!

庶用稽死录:希望这样能被记入生死簿。

【赏析】

《同乐亭》,即《登同乐亭饮泉》诗题。作者张九龄是开元名相,因遭谗被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作于天宝初年(742年)。当时诗人已谪居荆州两年,与王叔文、韦执谊等同时被排挤出朝廷的旧臣一样,过着寄人篱下的流放生活。他常到同乐亭饮酒赏菊,以排遣胸中的郁闷。

首联“何人爱斯泉?”一个“爱”字,点出了诗人对这泉水的深厚感情,也暗示出诗人对这泉水的喜爱并非出于功利目的,而是出自内心的自然倾向。

颔联承此而发,写诗人在亭上所见之景。“空亭何所有”,是说这亭子虽然空荡荡的,却有泉水在其中流淌;“冷气宜三伏”,是说在这炎热的天气里,泉水的凉爽之气令人惬意。这两个句子既表现了诗人对亭内环境的观察细致入微,又表现出他对亭内环境的熟悉程度。

颈联两句,写泉水给人的感觉:“泠泠石甃净”,“须眉真可瞩”。这里的“泠泠石甃净”是说泉水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玉石撞击一般,给人以美的享受。“须眉真可瞩”是说泉水清澈见底,连人的胡须和眉毛都清晰可见,给人一种美的震撼。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泉水的喜爱之情,又表达了他对亭内环境的赞美之情。

尾联两句,由泉水联想到人生。“欲饮无樽罍”,意思是说想要喝酒却没有酒器;“挹彼才盈掬”,意思是说想要舀泉水却又只舀得一捧。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之感,又表达了他在逆境中所抱持的豁达态度。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同乐亭饮酒赏菊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