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执戟郎,田少家无储。
虽云贫贱不戚戚,著书防患何多虞。
柴桑避俗翁,寝迹安吾庐。
如何尚作贫士咏,更赋楚调长嗟吁。
乃知两贤蒿目忧世患,不如先生无目自晏如。
朝哦诗千首,暮对酒一壶。
木兰能歌作行雨,但闻庞婆时诵园田居。
闲携筇竹自索涂,醉或起舞嗔人扶。
幅巾深衣端可画,每叹伯时何在无人图。
往日山阳徐仲车,不闻世事唯耽书。
使君早兴合堂坐,夸今弹古定自娱。
徐能开口论事以难客,君当书空作字以晓徐。
吾知二人可同传,不知紬书太史今谁欤。
下面是对《晏如堂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关赏析:
- 西都执戟郎,田少家无储:
- 西都执戟郎:指在皇宫担任警卫职位的官员。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年轻时的境遇,即在朝廷中担任侍卫之职。
- 田少家无储:表示家境贫寒,缺乏积蓄。
- 不戚戚:形容诗人面对贫困的生活态度,并不感到忧伤或焦虑。
- 著书防患何多虞:指通过著述来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暗示诗人通过写作来避免可能的灾祸。
- 柴桑避俗翁,寝迹安吾庐:
- 柴桑避俗翁:指的是居住在偏僻乡村,远离尘世纷扰的隐士。
- 寝迹安吾庐:形容诗人选择隐居,以自己的住所为家,过着清静的生活。
- 如何尚作贫士咏,更赋楚调长嗟吁:
- 如何尚作贫士咏:表示为什么还要创作反映贫穷状态的作品。
- 更赋楚调长嗟吁:在这里“楚调”指的是楚辞,是一种古代诗歌形式,而“嗟吁”是感叹词,表示哀叹。
- 乃知两贤蒿目忧世患,不如先生无目自晏如:
- 两贤:泛指有远见卓识的人。
- 蒿目忧世患:形容他们关注国家大事,忧虑时事。
- 不如先生无目自晏如:这里的“先生”指诗人自己,意味着诗人没有外在的名利追求,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从容。
- 朝哦诗千首,暮对酒一壶:
- 朝哦诗千首:形容诗人勤奋于写作,日复一日地吟诵诗文。
- 暮对酒一壶:傍晚时分,诗人独自饮酒,享受闲暇时光。
- 木兰能歌作行雨,但闻庞婆时诵园田居:
- 木兰能歌作行雨:用木兰代指女性,这里的描写带有一定的浪漫色彩。
- 但闻庞婆时诵园田居:描述诗人听到有人在诵读有关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文。
- 闲携筇竹自索涂,醉或起舞嗔人扶:
- 筇竹:一种竹子,常用于制作拐杖或其他用具。
- 自索涂:自行寻找路径,表示诗人喜欢独自一人行走探索。
- 醉或起舞嗔人扶:描述了诗人在醉酒时的行为,他可能会因为跳舞而失去平衡,需要旁人来扶住他。
- 幅巾深衣端可画,每叹伯时何在无人图:
- 幅巾深衣:指穿着简单朴素的衣服,用一幅头巾束发。
- 伯时:指宋代画家范宽,字仲温,号文湖州,擅山水画。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范宽作品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 往日山阳徐仲车,不闻世事唯耽书:
- 山阳徐仲车:指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徐稚,字孺子,东汉人。
- 不闻世事唯耽书:表示徐稚专注于读书,对于世间的纷争和名利毫不在意。
- 使君早兴合堂坐,夸今弹古定自娱:
- 使君:指地方长官。
- 合堂坐:聚集一堂共聚宴饮。
- 夸今弹古定自娱:形容地方长官在宴会上畅谈古今之事,以此娱乐宾客。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柴桑避俗翁”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幅巾深衣端可画”体现了他对传统文人服饰的欣赏。整体而言,《晏如堂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