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正节徐先生

凄凉携子女,冠佩赴重阴。
塌井千年事,青天此夜深。
哀辞山石刻,恤典海舟沈。
里族南薰梦,东都直至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正节徐先生》是宋代诗人谢翱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背景
  • 姓名与生平: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他出生于福建长溪(今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文学家。
  • 历史时期:谢翱生活在元朝初年的动荡时期,这一阶段的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民族矛盾和战争频发,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沉的情感背景。
  1. 诗歌内容
  • 诗句解读:诗中“凄凉携子女,冠佩赴重阴”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的哀痛与无奈;“塌井千年事,青天此夜深”则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之感。
  • 情感表达:整首诗渗透着对逝去亲友的深切怀念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
  1. 文学地位
  • 艺术成就:作为宋代的著名诗人,谢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其五言律诗的形式,更是体现了宋诗严谨而不失灵动的特点。
  • 影响后世:谢翱的作品影响了无数后来的诗人,尤其是在表达深沉情感和反映时代变迁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哭正节徐先生》不仅展示了谢翱个人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其作品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面貌和文人精神。这种文化的传递和影响力的扩散,使得这首古诗词成为研究宋代文化的重要文献。
  • 教育意义:在现代教育中,这首诗不仅是文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常被用作启发学生思考和感悟生活的工具,对于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起到了积极作用。

《哭正节徐先生》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沉情感的五言律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也能体会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