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隐卖浆,此去结山房。
扫菌侵花落,种松如草长。
老期秋欲至,贫味水初尝。
岁晚逢樵猎,音书定不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多年隐卖浆,此去结山房。
扫菌侵花落,种松如草长。
老期秋欲至,贫味水初尝。
岁晚逢樵猎,音书定不忘。
《送汪十》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经历: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他是南宋时期的文人,曾为建宁浦城人,因文天祥开府延平时,投其门下,任咨议参军。然而,文天祥兵败后,他选择隐于民间。后来,他与方凤、吴思齐等人结月泉吟社,并葬于钓台南。
诗歌内容:在这首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多年卖浆为生的经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朋友的牵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上。通过对日常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
谢翱的《送汪十》,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是文学爱好者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作品,也是人们理解宋代社会背景和文化精神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