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尔逃名姓,终丧哭水滨。
海僧疑见貌,山鬼旧为邻。
客死留衣物,囊空出告身。
他年越乡值,卖卜有斯人。
哭广信谢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广信谢公》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古代文学中的佳作。
从内容方面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广信谢公的深切哀悼与缅怀。诗中“自尔逃名姓,终丧哭水滨”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于友人离世后的悲痛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生死、名利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就艺术手法来说,《哭广信谢公》运用了多种艺术技巧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首句以“自尔逃名姓”开篇,既点明友人选择逃避世俗名利的生活态度,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选择的理解与尊重。同时,诗中“海僧疑见貌,山鬼旧为邻”等句子,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物关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此外,诗的结构严谨而紧凑,语言优美而富有力量,充分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
在历史文化背景方面,《哭广信谢公》的创作背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士人选择隐逸以求心灵的安宁。谢翱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其作品中蕴含的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哭广信谢公》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以及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
《哭广信谢公》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