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呈韶卿

相看陇水云,一夕几回分。
预恐今宵雨,他年独自闻。
野花同楚越,江霭杂朝曛。
不得锄芝术,逢樵却寄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夜呈韶卿》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是对《雨夜呈韶卿》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南宋诗人,生于宋建宁浦城,其一生经历元兵南下、文天祥兵败等历史事件,后隐居于浙东。其作品多表达了对亡国故土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 诗歌原文:相看陇水云,一夕几回分。预恐今宵雨,他年独自闻。野花同楚越,江霭杂朝曛。不得锄芝术,逢樵却寄君。
    通过这几句诗可以看出,谢翱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与友人在雨夜相聚的情景。“相看陇水云”展现了两人对望的场景,而“一夕几回分”则表达了分别后的依依不舍。“预恐今宵雨,他年独自闻”透露出对将来重逢的期盼和担忧。“野花同楚越,江霭杂朝曛”则描绘了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最后两句“不得锄芝术,逢樵却寄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深情,即使不能相见,也要将思念之情寄托给友人。

  3. 艺术特色:《雨夜呈韶卿》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还在形式上展现了宋代五言律诗的特点,如韵律的和谐、对仗的工整以及意境的深远。此外,该诗在情感表达上也颇具深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隐喻人的情感变化,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文化价值: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一,《雨夜呈韶卿》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研究宋代社会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以及社会环境,对当代文学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雨夜呈韶卿》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还以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和历史的沧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