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驿送春

逢春忆旧时,爱著旧春衣。
雨别如知处,天涯应共归。
驿花留客尽,帆日聚鸦微。
岁岁子规鸟,寄巢于此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驿送春》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在宋建宁浦城出生和长大,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才华横溢。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迁,曾参与抗元斗争,后因文天祥的失败而避难于民间。他与方凤、吴思齐等人结社吟咏,留下许多传世之作。

  2. 作品风格:谢翱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山驿送春》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春天的美好回忆与时光流转的感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展望。

  3. 主题内容:《山驿送春》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可能的重逢的期待。首句“逢春忆旧时”,直接点明了主题,为全诗奠定了怀旧的情感基调。

  4. 艺术手法:《山驿送春》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每两句为一组,共四组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诗中的用词精炼,意象鲜明,尤其是“驿花”、“帆日”等意象的运用,既生动又富有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春意盎然的旅途之中。

  5. 文化价值:《山驿送春》不仅是谢翱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南宋时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研究意义。

《山驿送春》不仅是谢翱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南宋时期社会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深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