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石

寺深留片石,山雨长苔新。
昔日栖禅处,遗风想至人。
锡前行虎独,钟后到猿频。
越客因逃暑,于兹喜挂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虎石》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的相关信息:

  1. 作者背景:《虎石》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兼文学家谢翱,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人,与文天祥并称为“文谢”。谢翱在宋朝末年经历了国家动荡和个人流亡的艰难岁月。他的诗歌中流露出对故国的深情和对民族英雄文天的敬仰。
  2. 诗歌原文:《虎石》这首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禅寺遗迹以及自然环境的感受,诗中的意境深远,通过对寺庙、山林、山雨等自然景观的描述,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3. 文学价值:《虎石》作为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作,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美学特征。《虎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和诗人创作技巧的重要文献资料。
  4. 影响传承: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因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内涵,被后人所传诵。历代文人墨客对其赞赏有加,许多后世作家也深受其影响,从中汲取灵感和创作灵感。
  5. 文化意义:虎石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实体,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虎象征着力量、勇猛,而石则代表着永恒和坚定。《虎石》通过这样的意象传递了一种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价值观之一。

《虎石》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不仅在文学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在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韧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