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深留片石,山雨长苔新。
昔日栖禅处,遗风想至人。
锡前行虎独,钟后到猿频。
越客因逃暑,于兹喜挂巾。
虎石
寺深留片石,山雨长苔新。
昔日栖禅处,遗风想至人。
锡前行虎独,钟后到猿频。
越客因逃暑,于兹喜挂巾。
注释:
- 虎石:指寺庙中的一块石头,传说上供了一只老虎。
- 寺深留片石:意思是这寺里的石头特别多。
- 山雨长苔新:描述山间的雨水让长在石头上的苔藓都变黑了。
- 昔日栖禅处:曾经是僧人修行的地方。
- 遗风想至人:想象过去留下的风气和人物。
- 锡前行虎独:用锡杖行走时,只有一头(或说一只)虎在石头旁。
- 钟后到猿频:听到钟声后,树上的猿猴叫得更勤了。
- 越客因逃暑:来自南方的客人因为天气热而来这里避暑。
- 于兹喜挂巾:因为喜欢这里的环境,就在这里休息并挂起头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虎石的自然风貌以及与寺庙的关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怀念。首句“寺深留片石”点明了虎石所在的位置,暗示了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接着以“山雨长苔新”进一步描绘了虎石周围的自然环境,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第二句“昔日栖禅处,遗风想至人”则转入对历史的回顾,诗人通过对过去的修行氛围的描述,传达了自己对于古人精神世界的向往。第三、四句“锡前行虎独,钟后到猿频”则运用典故,通过锡杖和钟声来象征古代禅师的形象和修行的氛围。最后一句“越客因逃暑,于兹喜挂巾”则表达了作者因自然美景而感到愉悦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