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赴蓟门,我心何苦。
我本南人,我行北土。
视彼翼轸,客星光光。
自陪辇毂,久涉戎行。
靡岁不战,何兵不溃。
偷生有戚,就死无罪。
莽莽黄沙,依依翠华。
我皇何在,忍恤我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登龙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以及赏析:
- 续琴操哀江南 我赴蓟门四之一
- 接续古代音乐作品《琴操》中的《哀江南》,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于家乡和国家遭受战乱之苦感到悲痛的诗。
- 我赴蓟门,我心何苦。
- 作者前往北方边疆的蓟门(今天的北京一带),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不安。
- 我本南人,我行北土。
- 作者原本生长于南方,如今却要行走在北方的大地。
- 视彼翼轸,客星光光。
- 看着那些从南方来的士兵,他们带着疲惫和伤痕,如同星夜一样明亮。
- 自陪辇毂,久涉戎行。
- 自己陪伴在帝王的车辇旁边,长时间地参与战争。
- 靡岁不战,何兵不溃。
- 每年的战争不断,哪一支军队不会失败?
- 偷生有戚,就死无罪。
- 苟且偷生让人悲伤,但为了家国而战死则无过错。
- 莽莽黄沙,依依翠华。
- 茫茫的沙漠,依恋着翠绿的皇旗。
- 我皇何在,忍恤我家。
- 我们的皇帝在哪里?他怎么忍心去怜恤我们这些遭受战争苦难的百姓?
赏析:这首《登龙城》是王昌龄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在战乱中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将士兵比作星星般明亮、将战争比作漫漫黄沙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也在诗歌中流露出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是唐诗中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