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箬亭

青山何处似,疑是剡溪傍。
采箬无人到,生莎满径荒。
水交难辨色,花和不同香。
归路逢樵子,麻衣草结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箬亭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下面从多个角度深入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

  1. 诗歌原文及主题
  • 原文摘录:青山何处似,疑是剡溪傍。采箬无人到,生莎满径荒。水交难辨色,花和不同香。归路逢樵子,麻衣草结裳。
  • 主题解读:《青箬亭》通过描绘青山、采箬、野径、水色、花香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诗中的“采箬无人到”和“麻衣草结裳”反映了诗人在乱世中的生存状态,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1. 作者背景
  • 谢翱简介: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生平充满了动荡和坎坷,曾参加过元兵南下的战斗,并在文天祥开府延平时投效其麾下,后因战事失败而选择隐居生活。他在作品中多次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谢翱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含蓄,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意境营造: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能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氛围。
  • 情感表达:谢翱的诗歌多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深深打动了后人。

《青箬亭》不仅是谢翱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诗人情感世界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还能深入体会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