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回首失,岁月但寻常。
忠义行衰世,凄凉在异乡。
春流荒禹迹,天泪湿句芒。
拟剪园中韭,携篮有跛臧。
立春日同陈有之步至贺家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春日同陈有之步至贺家湖》是宋末元初诗人谢翱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是南宋末期的著名文学家和爱国志士。他出生于宋建宁浦城,在文天祥被元兵所俘并处决之后,谢翱曾投效于文天祥,参与抗元的义军。后来,他因战乱而避难于浙东地区,最终在友人方凤、吴思齐的帮助下安葬于钓台南。
诗歌原文:《立春日同陈有之步至贺家湖》全诗如下所示:风烟回首失,岁月但寻常。忠义行衰世,凄凉在异乡。春流荒禹迹,天泪湿句芒。拟剪园中韭,携篮有跛臧。
作品鉴赏:谢翱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和对逝去忠义之士的哀思。诗中的“风烟回首失”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追忆;“岁月但寻常”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与平淡生活的感慨。此外,“忠义行衰世,凄凉在异乡”揭示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春流荒禹迹,天泪湿句芒”则以自然景色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最后两句“拟剪园中韭,携篮有跛臧”,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传达出诗人在困境中的坚持与乐观。
《立春日同陈有之步至贺家湖》不仅体现了谢翱的文学才华,更展现了他对故国和民族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