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挂绿萝,乱后到人多。
夜久积空翠,天深闻棹歌。
祷龙疑井厌,看鹤值仙过。
搔首愁纷白,无穷奈此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山人挂绿萝,乱后到人多。
夜久积空翠,天深闻棹歌。
祷龙疑井厌,看鹤值仙过。
搔首愁纷白,无穷奈此何。
烟萝洞是南宋诗人谢翱的作品,而非元代诗人的作品。谢翱,字皋羽,又号宋累、晞发子,是宋代建宁浦城(今属福建省)人。在南宋灭亡前夕,他参加了文天祥的抗元义军,并担任咨议参军一职。
谢翱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后,谢翱也率乡兵数百人投之,并任其为咨议参军。然而,不久之后,随着文天祥兵败,谢翱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他曾到过严陵,登钓台祭奠文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晚年,他在友人方凤、吴思齐等的陪伴下葬于钓台南,并编有《晞发集》,收录了《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作品。
《烟萝洞》是谢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了他在乱世中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怀念。该诗通过描绘乱后的山林景象,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烟萝洞》作为宋代诗人谢翱的代表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