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宿太白

城中家斧冰,此地绝炎蒸。
天食青童捧,龙居白气升。
暗灯犹宿火,寝服尚衷缯。
客话从前事,书传入内僧。
风流今独尽,云物老相仍。
净榻搜凉卧,危阑入醉凭。
雨师行下界,鸟梦识中乘。
明发甬南去,他山逢智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宿太白》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往昔故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谢翱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多见,但从现存作品中可以窥见一二。
  • 谢翱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表现突出。
  1. 诗歌原文
  • “城中家斧冰,此地绝炎蒸”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城中家家户户都在使用冰块来降温,而这个地方则没有炎热的天气。
  • “天食青童捧,龙居白气升”展现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景象,仿佛天地间有神仙在守护,龙腾云起。
  • “暗灯犹宿火,寝服尚衷缯”则反映了诗人夜晚的生活场景,虽然室内灯光昏暗,但仍然保持着温馨舒适的状态。
  • “客话从前事,书传入内僧”暗示了与过往客人的对话,以及书籍传递到寺院中的情节,透露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往昔的怀念。
  • “风流今独尽,云物老相仍”表达了一种失落感,昔日的风流已成往事,而周围的自然景物依然如旧。
  • “净榻搜凉卧,危阑入醉凭”描绘了诗人在凉爽的床上休息的场景,以及通过栏杆栏杆观赏夜景的悠闲时光。
  • “雨师行下界,鸟梦识中乘”则以雨水降临为背景,鸟儿在梦中飞翔,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恩泽。
  • “明发甬南去,他山逢智弘”意味着诗人准备离开这个城市,前往另一个地方,并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名叫智弘的人。
  1. 诗歌鉴赏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界的景象,也有人物的活动,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 诗句的语言精炼而有力,通过简单的词汇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 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其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雨宿太白》不仅展示了宋代诗人谢翱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摹。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