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雪窦上方

眠山枕斧柯,独客爱盘阿。
畏日生尘梦,寻仙到鸟窠。
下方闻夕磬,南斗挂秋河。
寝服侵云卷,颒泉通瀑和。
窦分沧海月,禅入沃洲歌。
此地精灵聚,中宵弄薜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宿雪窦上方》是一首由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五言排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他出生于建宁浦城,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宋朝灭亡后,他选择了隐居生活,并投身于诗歌创作之中。
  1. 诗歌原文
    眠山枕斧柯,独客爱盘阿。
    畏日生尘梦,寻仙到鸟窠。
    下方闻夕磬,南斗挂秋河。
    寝服侵云卷,颒泉通瀑和。
    窦分沧海月,禅入沃洲歌。
    此地精灵聚,中宵弄薜萝。

  2. 诗意解析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的“眠山枕斧柯”和“下方闻夕磬”,展现了诗人在山中的宁静与幽寂。通过这些描写,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 道教文化体现:诗中的“寻仙到鸟窠”和“禅入沃洲歌”,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这里的“沃洲”很可能是指浙江温州的乐清市,一个著名的道教圣地。诗人在这里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脱,体现了他的宗教情怀。
  • 情感表达深邃:整首诗渗透着诗人的情感世界。从“畏日生尘梦”到“中宵弄薜萝”,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展示了自己的坚韧不屈和对自由的渴望。

《夜宿雪窦上方》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谢翱对于生活哲学的深刻反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