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山枕斧柯,独客爱盘阿。
畏日生尘梦,寻仙到鸟窠。
下方闻夕磬,南斗挂秋河。
寝服侵云卷,颒泉通瀑和。
窦分沧海月,禅入沃洲歌。
此地精灵聚,中宵弄薜萝。
【注释】
眠山枕斧柯——眠:睡。枕:当枕头用。斧柯,即斧树。
畏日生尘梦——畏:恐惧。尘梦:指尘世的纷扰。
寻仙到鸟窠——鸟窠,指山中洞穴,相传为仙人居住之地。
下方闻夕磬——方:方位。磬,古乐器,石制。此处指钟声。
南斗挂秋河——南斗,北斗七星之第五颗。秋河,指天河。
颒泉通瀑和——颒(qī)泉,水名,即瀑布。和:和谐。
窦分沧海月——窦,洞,窟窿。沧海月,指月光如海一样明亮。
禅入沃洲歌——沃洲,地名,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传说中有和尚在此修行,故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夜宿雪窦上方时所作。雪窦寺位于天台山东北隅,因峰顶终年积雪,故名。唐开元二十二年(734)敕建,宋咸平二年(1009)重建。诗人在寺院住过一段时间。此诗作于他离开之前。首联“眠山枕斧柯,独客爱盘阿”,说自己像山中人一样安睡;又像客人一样喜欢盘坐。“盘阿”二字,既点出自己的身份,也暗示了雪窦山上岩石盘曲的特点。颔联“畏日生尘梦,寻仙到鸟窠”,“畏日生尘梦”与“寻仙到鸟窠”,两句对仗工整,意境清幽。“畏日生尘梦”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因为太阳一出来就会感到尘世间的种种烦恼,而“寻仙到鸟窠”则写出了诗人向往神仙生活的心情。颈联“下方闻夕磬,南斗挂秋河”,诗人站在高处往下看,只见下方有寺庙的磬声,南斗星挂在天空中的银河。尾联“寝服侵云卷,颒泉通瀑和”,诗人从梦中醒来,看到自己的寝服已经卷入云中,泉水流过瀑布旁,显得十分和谐。
此诗描写了自己在山中修行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厌倦,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