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方史君登行状

九江黥王所理州,衰年仗箠作诸侯。
唐人旧隐衣冠尽,归闯宫潮不得觐。
天吴舞罢尘土飞,廿载腥云寄空殡。
当年电隙岂所问,生死身名惟转瞬。
睦人共说方饶州,番人作庙祠唐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阅方史君登行状》是宋代诗人谢翱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谢翱,字皋羽,号宋玉,福建长乐人,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动荡与变迁,对国运和个人境遇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慨。
  2. 诗歌原文
    九江黥王所理州,衰年仗箠作诸侯。
    唐人旧隐衣冠尽,归闯宫潮不得觐。
  3. 诗意赏析:《阅方史君登行状》这首诗通过描绘九江地区的社会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的“衰年仗箠作诸侯”形象地展现了作者虽年事已高但依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境况,而“唐人旧隐衣冠尽,归闯宫潮不得觐”则透露出朝廷中权贵的腐败与民间的疾苦。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南宋的政治局势密切相关。南宋时期,政治腐败、外敌入侵频繁,社会秩序不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表现出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谢翱作为一位有志于恢复中原的诗人,他的作品中自然少不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反思。
  5. 作品特点:《阅方史君登行状》的语言凝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其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鲜明的现实色彩。

《阅方史君登行状》不仅体现了谢翱深厚的文学功底,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对于热爱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

相关推荐